12年磨一剑两度遭投票否决包起帆再次成功领衔制定国际标准 为集装箱装上不可替代“电子锁”

发布时间:158 阅读次数:158

  历经12年磨一剑,两度遭到投票否决,包起帆带领科研团队攻关的又一集装箱国际标准终于获准发布。

  日前,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在日内瓦正式发布华东师范大学包起帆教授领衔制定的集装箱国际标准《ISO/TS 7352:2023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为集装箱装上不可替代、自动识别的“电子锁”。记者了解到,这是继包起帆领衔制定我国在物流和交通运输领域首个国际标准《ISO 18186:2011集装箱货运标签系统》之后的再次突破。

  从2012年起,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和上海市科委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的相关项目上给予了长达十余年支持和帮助,先后5次列入各类科研计划。以现代物流“实时化、可视化、可追踪、大数据融合”等需求为导向,包起帆科研团队发明了基于北斗/低轨卫星的天空地一体化集装箱监控终端,以及集装箱电子封/锁等系列产品,相关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航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际标准制定7个阶段中,最艰难的是提案阶段,一个新项目的立项要有三分之二的国家投赞成票,要有5个国家同意加入标准研发团队。基于中国国家标准《GB/T 40710基于NFC的集装箱电子箱封及系统》,2017年12月,中国正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新项目提案,但提案于2018年3月遭到投票否决。2019年11月,团队再次提交经修改后的新项目提案,2020年2月又遭否决。因新冠疫情影响,包起帆团队通过数十次网络会议和数百封电子邮件不断与各国代表反复沟通斡旋,在不断交锋与交融中,各国专家对中国方案从认识、否定、再认识、逐渐理解、达成共识。

  这一新国际标准全面集成了机械箱封、电子箱封的技术内容,面向NFC/二维码技术在箱封领域应用,提出了机械性能、数据格式等关键技术指标,为全球集装箱供应链相关方创造价值:有助于提高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减少偷盗、走私、偷渡等;有助于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责任界定,用户通过平台实时掌控物流动向,为客户提供集装箱物流全程监控服务;有助于加强海关和检验检疫等国家机构的监管;有助于箱封制造厂家产品升级,拓展NFC/二维码箱封市场。

  据悉,集装箱NFC/二维码箱封已在我国检验检疫、港口、内贸集装箱运输、危险品运输、石油化工、能源运输、食品及日化品运输、物流快递等方面开展应用,并在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旗下的中日、中韩、东南亚航线上广泛运行。

  上海科技馆本月底闭馆升级改造 计划2025年重新向公众开放,全面提升科学前沿性和观众体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