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社区:“老”社区里焕新机

发布时间:159 阅读次数:159

  汇集“三无”小区的党员,成立联合党支部,将党建服务延伸到每一户居民家门口,推动“三无”小区从“无人管”变成“人人管”——

  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胸前党徽闪亮,手中拿着厚厚的讲义……站在LED屏幕前,孙晓萍接地气的宣讲吸引着大家。

  11月17日,渭南市临渭区人民街道东风社区内,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孙晓萍正在为党员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我长期在社区工作,见证了社区从一间房两张桌,到如今的便民服务大厅、日间照料中心、阅读室、娱乐室一应俱全;见证了群众社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孙晓萍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民生温度。我们社区工作者将把这种温度传递给更多的人。”

  “大家对社区工作还有什么建议?”孙晓萍结合本职工作,边宣讲边调研,把一条条意见建议记下来。在孙晓萍的带领下,东风社区工作人员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群众解决烦心事,用心守护百姓美好生活。

  东风社区所处的位置,在20多年前曾是城市的中心。随着城市中心西迁,这里往日的繁华喧闹不再。

  “社区有6个‘三无’小区,共70多户居民。都是老旧小区,其中5个因单位搬离而弃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苏家乐介绍,“‘小而乱’是这些‘三无’小区最明显的标签。老年人口多、人员流动快、基础设施不到位、卫生脏乱差,这些现实问题让社区治理难上加难。”

  孙晓萍介绍:“‘鼎新’取鼎力相助、还予新家的含义,通过党员、共驻共建单位、志愿者和物业企业等多方力量协作、支持,给‘三无’小区居民以新家般的体验。”

  为了更好服务居民,该社区汇集了6个小区的党员,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在“一个核心、三点支撑、一业兜底”的工作原则下,通过“居民出一点、小区原所属企业筹一点、共驻共建单位支持一点”的方式筹得资金,推动辖区“三无”小区实现从“三无”到“五有”的转变,将党建服务延伸到每一户居民家门口。

  “张姨,这么早就出来锻炼身体啦!”11月20日清晨,121院子里,“红色管家”王玉红一边认真打扫院落卫生,一边向邻居热情地打招呼。王玉红也是社区居民,曾因家庭困难受到社区帮助。感动之余,王玉红想到的是回报。她申请成为“红色管家”,为社区打扫卫生、种树栽花、开展物业管理,使邻里间的感情迅速升温。

  此外,“红色管家”还开展了“大圆桌 小板凳”居民说事活动,倾听居民心声,完成居民心愿,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商议小区事务,形成“三无”小区从“无人管”到“人人管”的新格局。

  “阿姨,早上准备吃点啥?我给您带过去。”11月20日一大早,独居在东风社区的八旬老人毕淑琴的手机响了起来,是苏家乐打来的视频电话。

  平日里,苏家乐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打开手机系统,通过手机画面确认毕淑琴老人的身体状况。“由于老人独居,子女不放心,主动找社区给老人装上监护系统,这样可以实时通过屏幕了解到老人在家里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态。”苏家乐说,“这是我们社区开发的‘一键看护’功能,通过可视化的平台监护老人的健康状况,并能随时和老人通话。”

  “一键看护”的功能不止于此。社区通过给老人佩戴智能手环的方式,将老人的心率、血压、体温、轨迹等信息实时同步显示在社区的信息平台上,从而实现对辖区内老人健康状况的监测。年过八旬的老人张卫患有高血压,在佩戴了智能手环后,社区工作人员每日重点观察老人的血压情况,一旦出现异常,便能第一时间联系医院。“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我和老伴儿在家完全不用担心,子女也能放心在外工作。社区真的是用心为我们老人着想!”张卫说。

  5月,张卫在东风社区和其他20位寿星一同迎来了自己86岁生日。时值端午佳节,在这场生日会上,张卫收到了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多部门工作人员、志愿者的祝福,收到了生日蛋糕、鲜花和端午节香包、粽子。在热闹温馨的氛围中,张卫感动得热泪盈眶。

  “当天,社区还为我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有新疆舞蹈、诗朗诵、华阴老腔……这个生日我将一直铭记。”张卫说。

  为老年人过生日,是东风社区“浓情夕阳·德润东风”关爱老人品牌项目活动之一。“通过这些活动,在社区营造关注、关心、关爱老年群体的浓厚氛围。”孙晓萍说。

  东风社区外协小区之前是一个典型的“三无”小区。“不是夏天停水,就是冬天停电”是小区居民对当时外协小区的真实描述。

  “小区问题这么多,该咋解决?”2018年,外协小区党支部成立之初,书记赵艳萍对小区的诸多乱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面对当时的情况,光凭党支部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群智、汇众力,才能把问题一一解决。”赵艳萍对记者说,“既然有问题,问题还比较多,那就大家开诚布公地聊出来,大家一起解决问题,总比一个人解决起来要容易。”

  说干就干。赵艳萍多次组织小区居民在晚上闲暇时间召开“晚间聊吧”议事会,让大家对小区当前存在的问题好好“发发牢骚”,一起想方设法解决。

  聊着聊着,居民代表产生了,水电费有人收取了,卫生有人负责了,安全也有保障了。聊着聊着小区的各种事情都变得井井有条了。

  11月,外协小区党支部还发动党员群众粉刷了墙面和楼道,更换了小区大门,安装了电子锁,整个院子焕然一新。11月18日,记者在外协小区的“晚间聊吧”,发现大家的牢骚变少了、夸奖变多了。

  这些年来,到外协小区的“晚间聊吧”已成为小区居民每天晚饭后的“老规矩”。而这一“居民+支部”的共建共治模式由于效果良好,也被推广到了东风社区辖下的每一个小区。

  东风社区,这一“老”社区虽不再喧闹繁华,但依然暖心宜居、焕发新机。“我们将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孙晓萍说。(记者 李妮 梁少飞)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千头万绪的工作,最终都要落在社区,都要靠社区工作者去推动。因此,做好社区治理工作至关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区治理工作提出的要求,渭南市临渭区人民街道东风社区从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开展了“鼎新红色管家”“浓情夕阳·德润东风”“助老一键看护”等一系列活动,为群众纾困解难。

  与此同时,东风社区还通过“大圆桌 小板凳”居民说事活动以及“晚间聊吧”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问题,解决群众困难,让社区党支部与居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为了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在东风社区,党总支书记用简单易懂的话语为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用心用情用力破解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让社区成为群众的“幸福港湾”。(李妮 梁少飞)

  “在社区工作,很有成就感!”面对记者的采访,29岁的苏家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苏家乐是东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毕业来到社区工作,6年光阴见证了她的成长。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群众的每件事都要在社区有回应、有着落。”苏家乐说,“每当群众的事情得到妥善解决,看着大家满意的笑容,我就感到工作很有意义、价值得到体现。”

  “看着自己帮扶的老人平安健康,家属感谢的话语让我感到值得;看到自己负责的老旧小区干净整洁,群众的居住环境有所改善,我感到欣慰;看到每次社区组织核酸检测,总会有热心居民给我们抬桌子、搬东西、组织人员有序排队,我感到高兴……社区工作人员的付出,群众都看在眼里。”苏家乐说,“我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继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满怀信心、不懈奋斗,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记者 李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