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安汽车丨“新能源”前瞻技术与采购对接路演回顾

发布时间:147 阅读次数:147

  7月17日,“2023智能电动汽车前瞻技术与生态链合作展示交流会”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成功举行,同步举办“2023重庆市江北区创新创业大赛”及“重庆市江北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汽车软件交流对接会”。

  本次活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重庆汽车工程学会、重庆市汽车产业商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由重庆汽车工程学会与长安汽车共同策划承办,重庆世纪博悦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会务执行。

  7月17日下午举行了“新能源”前瞻技术与采购对接路演,来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9位专家分享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技术以及相关材料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进展与应用方案。主机厂、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供应商、出行服务提供商、协(学)会嘉宾等产业链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100余人到场参加了本场活动并展开热烈讨论。

  重庆赣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盛昌作了题为《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发展趋势-混合固液电池》的报告。在报告中,郭盛昌先生从动力电池的安全、续航、成本等行业痛点出发,对全固态锂电池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进行了全方面的比较,包括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等,得出了当下的最优选技术路线—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他强调赣锋动力在固体电解质、柔性固体电解质隔膜、高能负极材料方面取得的技术优势,其产品在机械性能、热收缩性能、界面稳定性、析锂抑制、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性能上的领先。赣锋动力将在重庆建成国内最大固态电池产线,推动重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电芯产品总监刘微作了《动力电池主要技术路线及发展方向》的演讲报告。刘微先生提出国产动力电池在国际市场上占比不小,同时动力电池价格随着碳酸锂价格的回落将会下降,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将继续上升。瑞浦兰钧在全球设立多个生产基地,从市场的需求出发,围绕能量密度、安全性与碳排放等方面作出改进,致力于建设重庆生产基地,助力长安汽车与重庆汽车产业走向世界。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S单元文襄板块产品开发部经理吴志纲作了《打造智能感知,助力三电管理》的专题报告。吴志纲先生指出目前全球的电动车销量由中国主导,中国电动车渗透率持续上升,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动力电池的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对电流传感器的需求将日益激增。他提出了电流传感器开发中的三大技术难点:全温区精度要求高、量程范围要求大、应用环境越来越苛刻。为此,保隆突破了差分电流测量法与频率校正法、多量程修正技术以及屏蔽技术和多通道同步测量技术与标定传感器同步测量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开发了开环霍尔式传感器、磁通门式传感器和shunt分流器等多个优秀产品,具备产品覆盖度广、成本可控、技术成熟、质量可靠、全球化供应等核心优势。保隆要为绿水青山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受益于汽车科技的发展。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研发经理江永分享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发展》报告。江永先生表示为了支持汽车新四化,安费诺一直在汽车连接器方面深耕,推出的产品涵盖充电接口、车载通讯、安全带报警开关等多个汽车关键零部件。安费诺重点开发的车载以太网、FAKRA、HSD等高频连接器,集成了模块化、平台化、接地简化、可更换、大推力电子锁、800V超充、车内液冷等先进技术,具备安装体积小、屏蔽效能高、结构精简等核心技术优势。安费诺会继续推出高质量产品,助力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

  浙江国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加渊分享了《新能源电驱高强度螺栓的工艺方案》。王加渊先生首先对国盛的创新发展之路作了介绍,他表示新能源电驱在高强度的工作条件下对螺栓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国盛提出了高强度螺栓的生产工艺方案,包括线材处理、冷墩、热处理、螺纹加工等工艺,并在工艺处理的环节中增加筛选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同时还对高强度螺栓增加了高频疲劳试验,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他也指出新能源电驱的紧固件需要加强对制造工艺的管控。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贵生作了《智行•科技降本,研发先行》报告。他指出捷翼使用洁净车间和实验室为产品开发和测试提供支持,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而捷翼的年研发占营业额的比例为10.4%,在市场上实现了“科技降本,研发先行”带来的竞争优势。他重点介绍了捷翼在整车电能传输方面的成果,如创新性地采用铝线替代铜线,具备了轻量化、降成本以及监控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其可360度旋转的电能传输方案,提高传输效率,同时提升了整车电能传输板块中传输信号的保真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在智能化空间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捷翼将在整车电能传输、智能驾驶系统、充电设备等领域不断推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致力于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的汽车产品。

  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总监王勇亮作了《气凝胶绝热防护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的演讲报告。他首先对中化学华陆新材料的气凝胶产线作了简短介绍,表示华陆具备国内行业中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生产车间,其硅基气凝胶年产能达五万方。目前动力电池仍存在防火安全、续航焦虑等方面的局限性,华陆的开发方案将纳米气凝胶与各种纤维材料进行复合,以兼具气凝胶的特性和基材的流动性的新型复合材料作为动力电池的隔热层,提升了其防火性、防水性和耐温隔热性等方面的性能,具备轻量化、耐高温、隔热和低成本等多方面的核心优势。华陆将继续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围绕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上下游及衍生产业,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集研发、生产、销售多元一体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上海万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姚辰分享了《无线充电——离我们最近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电车在充电场景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连接器易损坏等,而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规避掉这些物理问题,且具有便捷性、兼容性、效率、多模充电场景和安全性等优势。此外相较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在终端用户关注的辐射问题、引导对齐难度和安装复杂程度问题等方面能提供更人性化、智能化的体验,目前有包括充电宝、移动机器人、自动换电站等多种解决方案。无线充电产品的方向是逐步提升智能化和网联化,最终实现自动充电,为未来的能源互联做出贡献。无线充电在充电基础设施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和工信部发布的标准已将无线充电列为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两年,随着成本降低,无线充电将逐渐普及到低端车型中。

  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EO魏斌分享了《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以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魏斌先生首先指出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面临的核心障碍,设计开发的复杂性、整车验证过程中数据库的缺失、工艺体系的不兼容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量产汽车应用中较为困难。卡涞以液体成型工艺为主,实现了高压树脂膜内成型工艺,并通过优化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的改进,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产品推广应用于汽车行业,其连续纤维的上盖与下底板产品为电池包的应用提供了减重、绝缘和阻燃等性能更优的方案,其碳纤维车身模块项目产品集成了一体化车身、内外涂装工艺、复合材料的应用等先进技术。卡涞科技在未来先进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能力和大规模批量制造的工艺能力上具有领先优势,且始终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最好的服务,助力行业的发展。

  本次活动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家与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促进了学术交流、成果转化和合作发展。与会者一同探讨了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变革之路,激发了思维活力,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为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