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开启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发布时间:156 阅读次数:156

  [00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锁因为智能化高、无须使用钥匙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 各种场合进行财产安全、资料安全及人身安全等的保护。电子锁可以通过输入开锁密码、使 用IC卡(IntegratedCircuitCard)等方式来开启。然而在用户忘记开锁密码,或忘记携 带IC卡时,电子锁则无法开启,造成了用户使用的不便利。因此,利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 等用户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来开启电子锁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0004] 一种电子锁开启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中,该方法包括步骤:(a)当用户需要开启 电子锁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息;(b)根据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判断用户 是否具备开锁权限;(c)当用户具备开锁权限时,生成一个用于控制电子锁开启的开锁指 令;(d)控制电子装置与电子锁建立通信连接;及(e)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电子锁,以触 发电子锁的开启。

  [0005] -种电子锁开启系统,运行于电子装置中,该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当用 户需要开启电子锁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脸 部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开锁权限;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用户具备开锁权限时,生成 一个用于控制电子锁开启的开锁指令;通信连接模块,用于控制电子装置与电子锁建立通 信连接;及开启模块,用于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电子锁,以触发电子锁的开启。

  [0006]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锁开启方法及系统,可以利用电子装置的 摄像单元及人脸识别软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息,并根据该采集的脸部特征 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开启电子锁的权限,并在该用户具备开启电子锁的权限时,发送开 锁指令至电子锁以实现电子锁的开启,无须用户记忆开锁密码或携带IC卡即可开启电子 锁,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及开锁的智能性。

  1. 一种电子锁开启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信息采集步骤:当用户需要开启电子锁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息; 判断步骤:根据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开锁权限; 指令生成步骤:当用户具备开锁权限时,生成一个用于控制电子锁开启的开锁指令; 通信连接步骤:控制电子装置与电子锁建立通信连接;及 开启步骤: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电子锁,以触发电子锁的开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步骤还包括: 控制电子装置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脸部特征信息采集的状态;及 在脸部特征信息采集的状态为采集失败时,重新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 肩、。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锁开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通过以下方式判 断用户是否具备开锁权限: 将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电子装置中预先存储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 当该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电子装置中预先存储的某个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相匹配 时,判定该用户具备开锁权限;及 当该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电子装置中预先存储的所有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均不匹 配时,判定该用户不具备开锁权限。

  5. -种电子锁开启系统,运行于电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当用户需要开启电子锁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 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开锁权限;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当用户具备开锁权限时,生成一个用于控制电子锁开启的开锁指 令; 通信连接模块,用于控制电子装置与电子锁建立通信连接;及 开启模块,用于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电子锁,以触发电子锁的开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锁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控制 电子装置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脸部特征信息采集的状态,及在脸部特征信息采集的状态 为采集失败时,重新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锁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通过以下步骤判 断用户是否具备开锁权限: 将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电子装置中预先存储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比对; 当该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电子装置中预先存储的某个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相匹配 时,判定该用户具备开锁权限;及 当该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与电子装置中预先存储的所有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均不匹 配时,判定该用户不具备开锁权限。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锁开启方法,包括:当用户需要开启电子锁时,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的脸部特征信息;根据采集的脸部特征信息判断用户是否具备开锁权限;当用户具备开锁权限时,生成一个用于控制电子锁开启的开锁指令;控制电子装置与电子锁建立通信连接;及将所述开锁指令发送至电子锁,以触发电子锁的开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锁开启系统。本发明可以通过电子装置来实现电子锁的开启。

  技术所有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计算机网络安全 2.计算机仿线.机械设计的应力分析、强度校核的计算机仿线.机机器人技术 2.机器视觉 3.网络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