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智能门锁“锁不住”安全

发布时间:66 阅读次数:66

  近两年,智能门锁成为家居产品中的新宠。但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智能门锁质量安全消费警示》指出,智能门锁产品在远程开锁和人脸识别方面风险较高,在感应卡识别开锁方面隐患较多,在密码逻辑安全、抗电磁干扰、指纹识别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1月3日《工人日报》)

  毋庸置疑,指纹识别、手机开锁、1秒开门……凭借设计与功能的科技感和便捷性,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入普通人家庭,而且被智能门锁“锁住”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但是诚如上述,其能够锁住安全也令人生疑。尤其是,在黑科技无处不在的当下,智能门锁更很有可能成为智能安全漏洞,给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梳理报道,智能安全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远程攻击开锁的可能;二是智能锁智能功能失灵后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生火灾等极端情况,而用户手里智能功能失灵就会被困住;三是人脸解锁大多使用的是2D图像比对算法,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不够丰富,且无法进行活体识别,防假能力较弱。

  由此可见,智能门锁要真正“锁住”安全,其一,产品安全标准需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据悉,目前智能门锁行业主要依照三项标准,分别是《GA 374-2001 电子防盗锁标准》、《GA 701-2007 指纹防盗锁通用技术条件》、《JG/T 394-2012 建筑智能锁通用技术条件》。但与智能门锁行业技术的发展相比,标准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产品安全指数比用户的实际需要低,这必须引起重视与改善。

  其二,从技术层面讲,生产厂家应将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毕竟,智能门锁处于保卫家庭安全的重要位置,安全是其不言而喻的核心。对此,一方面应通过不断革新技术,筑牢智能门锁安全基石;另一方面在销售环节,也应谨防不实宣传,有必要将相关安全风险明明白白告诉消费者,以切实对消费者负起责任。

  其三,消费者在使用智能门锁时,也不应只图便捷忽视安全。比如,一款智能门锁可能收集的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码、身份信息、精准定位、密码以及指纹等,就应该想到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同时,诚如专家建议,尽量不要使用智能门锁的远程开锁功能,应尽量使用密码+指纹等组合验证的开锁方式,以确保安全。等等。

  据全国制锁行业信息中心预测,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智能门锁的总需求量将超过3000万套,总产值将突破千亿元大关。市场向好自然是好事,但无论“门锁”是以何种智能形式呈现,“安全”都是核心。因此,智能门锁不能只停留于“多重防护,安全护家”的宣传层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安全技术的不断升级,真正将安全“锁住”。(杨玉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广西新闻网的文章均系广西新闻网原创作品,版权归广西新闻网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二次廉政工作会议召开 蓝天立出席并讲线年舞台艺术名家精品展演月系列活动将于3月6日—4月10日在南宁举行

  加强物资储备全力应对寒潮 广西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寒冷)Ⅲ级应急响应、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